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74节

底色 字色 字号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第174节

    而被陈延给予厚望的官铺, 几人私下去转了一圈, 差不多可以用门可罗雀来形容了, 一书吏当即在马车边嘟囔, “这,这与平风县,实在相距甚远。”
    满地枯黄、满目苍凉。
    像是什么变化都没有。
    这样的情况, 陈延没有第一时间去县衙,不过他来得不遮掩,估计县令已经晓得他的方位了, 但那又怎样呢, 查查看看, 民情非一日可遮啊。
    陈延扫视了一眼,看着身边的几个书吏, 最终目光落在了和木扎身上, 还就是这小子便服都穿得差一些。
    “木扎,你去官铺里看看。”他抬眸, 一旁的和木扎已经懂了上官的意思, 即刻应声, “是!”
    宽大的马车在巷子口里停了许久, 又在和木扎上车之后, 驶向了本县的书塾。
    车内。
    陈延:“如何?”
    “大人, 请的活计都是灵光人,态度很好。”和木扎道:“物品摆放、陈列也同平风县差不多,问了活动,活计亦给了解释。”
    “就是人不多?”
    “是。”和木扎低头思忖了片刻,又道:“大人,其实对平光县的情况,卑职有些见解……”
    陈延看他纠结的样子,笑了,“你有话便说,本官可是会因言起罪的人?”
    “大人肚里能撑船!”和木扎摸摸头,有点不好意思,这不是,这不是想图个安心吗,闲话讲完,他这才正色起来,“卑职是百理人,对这平光县也有几分了解……”
    平风县与平光县,是很不同的。
    二者都靠山,但一是深山,一是矮山,而且山比较小,树木不多,打猎为生的比较少。
    所以,这一波木家四处收皮子,百姓得利,因而口袋里铜钱满满,可能轮不到这平光县。没有银子,花钱买粮食、盘活城内的市场,自然是一句空谈了。
    和木扎把自己的想法娓娓道来后,有些紧张地看着陈延,他不是个傻子,自然知道此行知府大人把自己放在身边,有培养自己的意思。
    书吏得知府大人青眼,青云梯就在眼前,和不扎一点都不羞涩,他敢于上进,抓住机会就想表现自己,他想做大人面前得力的刀。
    “说的不错。”陈延点头,“任何‘良策’,落地之后,都需因地制宜,很显然,这官铺在平光,是水土不服了。”
    说话间,书塾已经到了。
    有上头拨款,这边可以说是平光县看上去最板正、宽阔气派的地方了。
    这个时间点,书塾里是有人上课的,陈延一行人要进去,被守着书塾的小童拦了下来,不过,这小童显然比隔壁王县令手底下的民众更有眼色,虽拦人,但很礼貌,且立刻判断出,此行人有点不凡!快速去内室,把此地的管事,也就是自己爹叫来了。
    “爹!”
    张夫子本在上课,听见儿子的叫声才走出门,见书塾门外站着几个高大男子,为首的陈延隐有不凡,脑海里立刻思索起了先前县尊大人同自己讲过,日前知府大人正在府内巡游之事。
    在书塾内微服私访显然是难为人,陈延不会难为读书人,很快叫随从表明了自己的身份,张夫子脑子立刻就是一空,还好人老经的事多,能支住,另叫一夫子把课顶上后,带着陈延参观了起来。
    看了一圈之后,陈延发现,这平风县的书塾平常又不平常,课程设置同隔壁差不了多少,但该地县尊竟然多加了一个‘兔子的养殖学习’。
    见陈延把目光停在这一课上,张夫子连忙解释:“陈大人,这是周大人听说府城内木家大收皮货,说是要把我们的皮子销去江南……”
    “平光县不好猎兔,但百姓需要一些生计,大人想着兔子应也不难养,想看看这养兔子能不能做起来。”
    周县令对张夫子有知遇之恩,张夫子不希望陈延误会他。
    听了这解释,陈延点了点头,没说什么。
    转完后,陈延又挑着一个小教室,听了会儿夫子的授课,大抵是见到知府有些紧张,台上的夫子说话有些断续。
    但上课的内容浅白、举的很多例子都很贴近生活,看得出来,这是一位备过课、把台下的农人们真当自己学生看的负责夫子。
    这周县令年纪不大,却有些识人的本事。
    不得不说,转了一圈之后,虽然还没有见到周愈然,但陈延心头对他,已经浮上了三分好感。
    在把书塾看完之后,周县令这位平风县的东道主,总算是‘姗姗来迟’了,他见陈延,立刻拱手行礼。
    陈延不是多礼的人,很快叫他起身,巡到此地,下官接待是常事,由于平风县没有什么说的上号的酒楼,周愈然的宴,是放在自己家里的。
    在外吃上家常菜,倒让陈延有些意外,不过滋味的确不错,因为陈延未带女眷,招待的时候,周夫人留席待客的时间并不长。
    余下的时间,基本是由陈延和周愈然进行谈话。
    也正是这番谈话之后,陈延发现平时在府衙开会,这个闭着嘴不太爱说话的周愈然,是一个闷骚的务实行动派。
    譬如养兔子一事。
    带一波高帽子是每一个下级官员的必修课,“陈大人许是不记得了,下官和您考过同届乡试……自多年前,下官便读过大人您的时策。”
    “所以,下官才敢行出这一步,橘生淮南为橘,生北为枳,平风和平光大不相同,下官只能另辟蹊径。”
    陈延抬手,“此非大事。”他甚至对周愈然起养兔子这课进行了褒奖,“书塾本就该因地制宜。”
    “不过养兔子也需要食物……”
    “这个有的。”周愈然道:“昔年自京城而来,下官听说过推行人肥耕种法的邸报。”
    是以,早几年魏知府还在的时候,周愈然就实行过人肥耕种,不过不知道是不是这边矮山多,山边种麦不灵光的问题,麦子一直种的不好。
    搞得周愈然有些挫败,以为是自不得要领,县内治下的百姓也发过牢骚,毕竟这粪好臭……
    后来弃麦种菜,他自己多番尝试之后,有了一种专门浇菜的肥,所以平风县的菜产量还是不错的,如果养兔子可行,那他们也能多种点菜。
    他说起这些‘专业’上的事情,侃侃而谈,眼里满是自信的光芒。
    陈延拿着筷子想,这百理内不是没有优秀的官员,只是缺少一双来发现他们的眼睛。
    这周愈然,听着就有几分靠谱。
    这种对周愈然产生的好感,在接下来的几天巡视内,很快到达了顶峰。
    在县令府住下后第二日,陈延便偕同周愈然驾车去了平风县的乡下,大概是因为县里破破烂烂,乍一到乡下,陈延居然觉得这里环境还行。
    同周愈然所说的一样,乡下农家庄园里的菜的确是种得不错。
    每家每户也坚持种了一些麦子,下到乡间,居然有人过来跟周愈然问好,更甚者,周愈然还能说出几句百理当地的方言。
    他把乡间管得极好,很有条理,各村落之间的关系也处得不错,这样的本事,陈延相信,他如果能分到一个富庶点的县里,政绩绝对能评到上上。
    一直沉寂与平风县,实在有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
    乡间视察完,二人一起走了一趟县城,陈延问他对平风县将来的规划,周愈然微顿:“说起来,大人没来之前,下官实在没有什么盼头。”
    穷地方,实在是没有起来的办法。
    “但如今,赚钱的方法便在眼前,先把兔子养好,书塾多教一些识字、会算的小童出来,将来去糖厂、亦或是去平光县谋差事皆可。”
    人口流失,当地的县官可是要判中下的,没想到周愈然这么豁达,陈延瞧着他,发现他看着还有几分真心。
    “不过,下官觉得这些都非上选。”他话锋又一转,但面前的是上司,他也不敢托大吊胃口,立即又接:“下官日前在平风农庄那边听了些传言……”
    他的目光聚在城外的东方,那儿就是农庄的方向,“说大人有意在春耕秋收后,迁人往农庄走。”
    早些时候,大家对迁户不屑一顾。
    但时间一天天过去,周愈然过去视察也发现:“田间麦苗不停长,已有丰收之像。”周县令自己搞过人肥耕种失败了,就对农庄的成功很好奇,仔仔细细观察了一遍之后发现,失败的原因不一定来源于自己。
    也有可能来源于平风县的地。
    歉收者在山边,而农庄选址,则在平原之边。
    “耕读累世传家,百姓安居乐业,等大人此计成,下官说不定能走出新出路了。”
    此事并不隐蔽,但能注意到,说明周愈然也是有心人,陈延微笑道:“且等等,道阻且长,路在远处。”
    难得在百理遇到一个政见很和,对方又有丘壑、有想法的人,陈延决定等百理出成绩后,要在周愈然的考核上添一笔上绩。
    时间流转得很快,陈延停的时间注定不会太长,他还有下几站要走,是以,最后剩的几天,周愈然就带着陈延一起到了平风农庄之中。
    这时候,田里的麦苗已经是一天一个样了。
    虽说建造农庄的钱,基本上都是府库内出的,但不是全出,属地在哪儿,哪儿的县衙也得倒点,建点设施。
    平风县没钱,农庄内百姓住的地方也略有些挤,不过还好,挤一挤,人也能住下。
    带人稍逛了一圈,一个时辰便去了,午间打饭,这里饭食上倒不比别地儿缺什么,这点,陈延还是满意的。
    因为如今天热,除了午餐时间,农庄这里还安排了一个晌午休息时间,一般是由专人带领大家到睡觉的房间坐一坐,喝喝水,有临时的夫子会教一教大家种地的方法或者是简单计数。
    总得来说,这里的整体氛围还是不错的。
    然,就在陈延和周愈然在卧房内听临时夫子讲简单计算的时候,下方床铺边,不知道是哪两个汉子互相在较劲扯东西,一不小心把其中一农夫的头枕扯开了。
    有人视察还敢闹幺蛾子的人可不多,场上所有人都看向了那二人,陈延和周愈然也不例外。
    而那被撕开的头枕中,则掉出了一堆不可名状的灰褐色物品,不知是什么,引得旁边有人惊呼了一声,陈延好奇,便也过去看了一眼。
    初初是乍然一眼。
    再看,则是一惊,而后,陈延在众人不可置信的目光中,捡起了从农人头枕内掉出的灰褐色硬质块,揉了几下,然后眼中绽放出了耀眼的光芒!
    这是什么?!
    这是路边闲逛,捡到金砖啊!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3-04-05 23:25:35~2023-04-11 23:34:5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z 20瓶;爱鱼的啾啾 10瓶;我是太阳命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54章 软黄金
    ◎全面产业链◎
    陈延于本朝睁眼、在陈家村生活、在川安县学习后, 根据一些典籍和本地的百姓生活,推测过大名朝是一个架空王朝。
    它并不存在于陈延前世学过的历史中,似宋非宋, 历史有合有差,不过科学体系和生物体系大致是相同的。
    所以陈延在看见那掉在地上的灰褐色棉籽才会那么震惊!
    是的, 棉籽!
    那灰褐色的、材质略硬, 但拉拽还是能分出丝状物的, 不就是棉花球受潮干硬之后的样子吗?
    百理府, 居然有棉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