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穿越重生 > 在北宋靠摆摊 > 第122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22章

    张希瑶都佩服古人身体素质好。不像现代人, 从小就打抗生素,身体产生耐药性,喝金银花这种剂量小的,几乎就不管用了。
    还有一个好消息, 白让的高烧也退了, 除了有点软, 眼里也恢复了清明。
    张希瑶给他们熬了米粥。端一碗给白让。
    他坐在床头, “你这边有工具吗?我想快点做出来给你。”
    张希瑶还真没有, “你以前的工具呢?”
    白让低下头,小声道,“被我娘卖了。”
    张希瑶叹了口气,“你等等,我得去镇上才能给你买工具。”
    白让想了想, “我先给你做个小的吧。用竹子就能搭成。”
    张希瑶觉得也行。于是就把家里囤的竹子拿过来, 让他自己看着办。
    这竹子是家里人用来做竹签,方便他们摆摊卖货用。再过几个月就是夏天, 冰棍需要大量的竹签。
    白让身体还是很虚弱,搬竹子时差点摔跤,张希瑶就让大郎哥给他搭把手,“他需要什么,你就给他弄什么。”
    白让朝大郎拱拱手,“劳烦了。”
    大郎觉得这人说话文绉绉的,大大咧咧道,“大过年的,我闲着也是闲着。有点事干也挺好。”
    于是在大郎哥的帮助下,白让花了三天时间做了个简易小模型。
    也就只有足球那么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当模型放到桌上,全家人都围过来。包括已经好得差不多的陆氏、夏花和三郎。
    许氏瞅了好几眼,“这么小?能干啥呀?”
    白让就给大家掩饰。因为模型太小,没办法脚踩,他就以手当脚,只要踩下面的踏板,侧面的滚轮就会不停地转动。
    他手里拿着一根麦穗,这是脱粒后的杆子,留着烧火。他拿一个来代替。
    随着滚轮转动,麦穗的一头被滚轮上面的勾子勾住,掉下许多碎屑。
    张希瑶满意地点头,“可以。达到我的要求了。”
    许氏有点不满意,“你这个地方是竹子,很容易断掉吧?”
    张希瑶看了一眼,这个有点类似于自行车的链条,这东西在古代是有的,只是白让为了节省成本,弄个木板当轴承,那链条是用竹条挖洞然后用天然的鱼皮胶来代替,它很简陋,估计用不了几回,鱼皮胶就会在他大力的转动下裂开。
    其实这个东西用的是自行车一样的原理。它制作的难点就在这个链条,它的角度要非常精确。角度不能出现一点差错。要不然就没法匹配。
    “对!”白让点头,“这个必须替换成铁的。但我现在没有铁,先用木板和竹子来代替。”
    张二伯好奇,也上手实验一把,还真能转动起来。
    大郎见到这么神奇,也想上手实验一把,也不知是他力气太大,还是怎么回事,竹条直接分开了。他直呼可怜,看向白让,想让他再弄些鱼皮胶。
    “鱼皮胶太贵了,用完了。”白让摊开。
    张希瑶让他先回去休息。
    张希瑶要跟张老头单独聊这事。
    两人去书房谈话。
    “阿爷,你怎么看?”
    张老头有点为难,“东西是好。可咱们找木工仿制,别家很快就学会了。咱们自家去捞不到什么钱。要全指着白让一个人,他的速度又太慢了。”
    的确,这是个大工程。白让身体单薄,肯定不能像成人一样干活。
    张希瑶笑道,“那有何难。咱们把这些各个零部件全部拆下来,找木匠只打其中一部分。按个给钱。然后夏收时,咱们去各个村子推销。他们觉得这东西好用,自然就买了。至于木匠仿造,那也没关系,咱们在此之前,做上百个,赚第一波快钱就是了。”
    张老头眼睛一亮,瞬间明白她的意思。这是想找多个木工,分工全作,这样就不怕木匠提前知道他们要做什么。
    “这个成本要多少钱?”张老头不懂这些。
    “我让白让算一算,咱们只能赚一波快钱,价格自然要卖贵一些。”张希瑶是知道古代交通不便,他们推销也不能出了县。要不然路上遇到麻烦,那就糟糕了。
    张老头颔首,“行!你那边钱要是不够,我跟你一起。”
    这就是合伙的意思。张希瑶点头,“放心,这生意要您盯着,咱们五五分账。”
    张老头朝她笑道,“阿瑶,你确实聪慧过人。也是咱家的福星。有了你,阿爷身上的担子都松快些了。”
    张希瑶俏皮一笑,“阿爷,我再聪慧,也得你慧眼识珠。有许多人错把珍珠当鱼眼珠子。”
    这话听着很是舒心,张老头也跟着笑起来,“鬼灵精!”
    转眼张大伯就去了趟春花家,回来后告诉他们一个好消息,春花怀上了。
    春花之前生了两个丫头片子,亲家态度很恶劣,这次又怀上,多少也是个安慰。
    “一开始他们还以为我上门是打秋风,看我带了东西,那态度立刻就变了。”张大伯感叹人真的很现实,什么亲戚全都是假的。哪有钱来得实在。
    大年十三,张家一行人拉着板车出发了。
    这次要带的东西很多,随行的人也很多。
    张大伯不放心地,一再保证会在夏收前赶回来。
    张老头撵他快走,“一个大男人别婆婆妈妈,只要你们在外面能挣着钱。多的是人帮我收庄稼。”
    一行人浩浩荡荡回了汴京。
    <a href="https:///zuozhe/yinansuyi.html" title="易楠苏伊" target="_blank">易楠苏伊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