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古代言情 > 弃坑后,我靠经商风声水起 > 诞下皇子

底色 字色 字号

诞下皇子

    就在魏思楠与唐诚锋喜结连理后不久,祁宁也在楚府内平安诞下了一位小皇子。她并不知晓,此刻魏轩正静静守在楚府不远处,目光紧锁那间忙碌的产房。望着侍女们端着血水盆匆忙进出,他的心头骤然一紧,生平第一次体会到女子生产竟如此艰险。望着那一道道刺目的血水,他眼底闪过一丝悔意——若早知这般凶险,他宁可不要这个孩子,也不愿让祁宁受这般苦楚。
    楚德侍立在魏轩身侧,低声劝慰道:“陛下,京城里医术最精湛的大夫、最有经验的产婆,臣都已请来。皇——”魏轩目光微扫,不怒自威,楚德顿时噤声,拭了拭额角的汗,将那个呼之欲出的“后”字咽了回去,改口道:“戚夫人福泽深厚,定会逢凶化吉。”
    魏轩目光掠过殿外,忽然瞥见垂手恭立的楚曦和,语气沉凝地开口:“楚爱卿,昔年尊夫人生下令千金之时,是何等情景?你可也曾……如朕今日这般,心悬于刃,坐立难安?”
    楚德举起宽大的袖子,拭了拭眼角泪痕,望向祁宁的产房时,目光恍惚似穿透岁月,回到了聂如霜生产那日。“不瞒陛下,”他声音微哑,“当年内人在里头生曦儿时,臣也如陛下此刻这般,心头七上八下,整颗心都揪作一团……世人总道百善孝为先,无后为大,可臣心里只怕保不住霜儿,若没了她,什么传承香火、什么伦理纲常,于臣而言皆是虚话。”
    魏轩负手而立,指尖在袖中微微发颤。他沉默良久,才低声道:“朕何尝不知……她们的性命,重过江山社稷。可太后日日耳提面命,说后宫要开枝散叶,说大魏国本需有人继承——”他喉头滚动了一下,苦笑道:“朕坐在这龙椅上,竟是连真心疼惜一个人的资格都没有了么?”
    楚德正要宽慰魏轩,忽闻产房内又传来一阵清亮婴儿啼声,将他未尽之语打断。几个产婆手脚不停,一个为祁宁按压止血,一个低声软语宽慰着她汗湿的鬓角,另一个早已将初生婴孩裹进软绸,细细打理妥当。直至一切安稳,为首的产婆方含笑抱了襁褓走出,扬声道:“母子平安,一切顺遂!”楚曦和连忙迎上前,小心翼翼接过那啼哭渐止的男婴,眼底漾开笑意:“重重有赏!大夫和产婆,个个有赏!”珠儿在一旁会意点头,温声接话:“今日各位都辛苦了,离府前请来我这儿领赏。”
    听说有赏钱,大夫和产婆争先恐后地说起吉祥话来,吉祥话像不要钱似的往外倒。等他们都退了出去,楚曦和轻轻拍着怀中熟睡的男婴,低头细看。小娃娃刚出生,脸上皱巴巴、红通通的,活像个小老头子。她原以为新生儿都该是白白嫩嫩、玉雪可爱的,哪知道竟是这般模样,实在说不上好看。
    楚曦和抱着孩子腾不出手,便朝卓禹那边侧了侧脸,说道:“你先去忙铺子里的事吧,女人家说话,你一个大男人杵在这儿,我们反倒不方便。”
    等人散去后,楚曦和才抱着襁褓走近产床。祁宁刚生产完,面容苍白得不见一丝血色,她心头一紧,轻轻将婴孩放在她枕边。她俯身握住她冰凉的手,声音压得极柔:“郡主,身子可还撑得住?想用些什么?我即刻让厨房准备。薛大夫已在路上,方姨通晓调理之术,定会仔细看顾你。”
    祁宁微微侧首,指尖很轻地碰了碰身边婴儿的脸颊,声音有些虚弱:“他……还在外头等么?”  楚曦和知她心中明镜似的,颔首应道:“嗯。可要抱去给他看一眼?”祁宁闭目片刻,再睁开时眼底一片澄净:“去吧。顺便告诉他,孩子的名字由他定。等我出了月子,他便可以将孩子带走了。”
    魏轩仍立在廊下未动,楚德余光扫见楚曦和抱着婴孩走近,急忙躬身道:“陛下,那微臣先行告退。”退下前与女儿短暂对视一眼,楚曦和便抱着襁褓屈膝行礼:“草民叩见皇上,吾皇万岁。”魏轩急忙上前接过她手中的婴孩,温声道:“卓夫人不必多礼,快请起。”
    魏轩接过楚曦和手中的孩子,低头凝视着襁褓中稚嫩的小脸,指尖轻柔地抚过婴儿的脸颊,眼底漾开一丝难得的温存。他逗弄了半晌,才抬眼看向仍跪在一旁的楚曦和,声音里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她可有说什么?”
    楚曦和虽是现代灵魂,此刻却也被这皇权压得喘不过气。她暗自腹诽自己没出息,膝盖竟这般不争气,面上却依旧恭顺地垂首回道:“回皇上,戚夫人说孩子尚未取名。还嘱咐等出了月子,便将孩子交予陛下抚养。”
    魏轩轻拍着怀中婴孩,目光温软,似春水漾过初绽的桃枝。他低声道:“告诉她,孩子取名魏向明。愿他向阳而生,明目远扬,前程如朝霞铺路。”语罢,他指尖拂过婴孩细软的发梢,声音沉了沉:“太后会亲自抚养这孩子,朕绝不会让他受半分委屈。”
    他久久凝视孩子的睡颜,终是缓缓递到楚曦和手中,动作轻柔如交付稀世明珠。“让她务必珍重自身,”他顿了顿,声音里裹着难以化开的眷念,“待出了月子,朕再来看她。”
    话音未落,魏轩与随行护卫已悄然隐去身影,如风过回廊、雪落无声,楚府庭前空余月色流淌,仿佛从未有人踏足过这片寂静。
    时光悄然流转,又是一年春风拂过庭阶。楚府之内,昔时那份带着书卷静气与官场敛抑的安宁,早已被另一种喧阗与生机取代。这热闹并非锣鼓喧天的张扬,而是浸润在婴儿清亮的啼哭、含糊的咿呀、老人慈蔼的低笑、与下人忙碌却轻盈的步履声中——是一曲暖意融融、生生不息的府邸协奏。
    一年前,楚曦和平安诞下一对龙凤胎。哥哥先落地片刻,啼声洪亮,小腿有力,取名卓云朗,小名叫作朗朗;妹妹稍迟些出世,哭声细软,一双乌溜溜的眸子像极了楚曦和,取名卓月瑶,小名便是瑶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