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PO文学

手机版

PO文学 > 综合其它 > 假面 > 第87章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87章

    “是啊,她是我——最好的朋友,以前上学的时候,是我唯一的朋友。”
    “上学的时候?”
    “妈妈,我们是中学同学,你忘了?那年轰炸的时候——”
    “哦,哦,对。”
    是啊在她家的事情,忘记了。也不想记得的。
    “我记得,我记得……你对我说,她是——记者?”
    “对。记者。”
    “电影的——记者?”
    “以前是,现在很少了。”
    “那现在做什么?”
    女儿没有立刻回答,她等待着。
    也许不该盘问,表现出异常来,就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了。
    自己怎么能这样想呢?
    “现在,也就写写新闻,拍拍照。妈妈今天怎么想起来问她了?”
    “一下子,有点糊涂了。”
    女儿的手伸过来给她拉被子,说着什么没有糊涂、休息休息就好的话。她突然抓住女儿的手,
    “你们两个这样好……”
    “妈妈……”
    黑暗中只有沉默,远远地似乎可以听见有护士端着什么走过。
    “也很好。最近她辛苦了,替妈妈谢谢她。”
    “好,我会的。”
    “你也辛苦了。”
    “妈妈……”
    有时候宁愿和女儿吵架,因为一旦流露真情,自己也许承受不住。
    “嗯。妈妈先睡了。”
    裴清璋没有说什么,陶静纯也一样。但有的话也许此时不说,就永远失去了说的机会。谁都知道该说的是什么,只是不知道怎么说,就选择了偷懒的沉默,日子便这样过了下去,不知道是残忍,还是幸福。
    寒往暑来,六月也要过完了,陶静纯这日出院回家,裴清璋和汤玉玮忙着接送。本来指望着天气好了坐个人力车就能回家,谁知道前一天就开始下雨,末了只好找丁雅立借汽车。丁雅立难得豪迈一次,直接把家里的汽车打发去了,横竖盛东声在那个时间段不会用车。
    事情是万小鹰介绍的,是基于友谊和交情,基于丁家祖上和陶家裴家都有交谊,更基于丁雅立自从没了那盛家会所,闲得发慌,竟然每次见到她都要她给自己找点事情做。
    找点事做!她每次都觉得好笑。为了不打击积极性,也为了继续保留丁雅立这条线,她从来都只是哄着——而且,哄着,更符合她的私利,和丁雅立多在一起,让丁雅立求着自己,甚至让丁雅立向自己撒娇。
    这样好的事情哪里找!
    她觉得自己像是吸食鸦片上瘾的人。但明明,这是有益无害的。如果不考虑终将有一天会心碎的话。
    “转移物资,夹带寄送,我什么都行的,你给我找点事情啊。”
    丁雅立又来了。两个人趁骤雨初歇在花园里喝茶。
    她手里端着一片橙红的玻璃杯,笑着啜了一口,放下道:“你这么热情积极倒是好的,”活像是田博那张脸没把你给吓着一样,“那些事情现在暂时还没有,有了合适了我叫上你。唉,就是现在没了小会所,还是有点可惜。”
    丁雅立果然被转移了注意,笑道:“还不是按照你的意思做的?”
    万小鹰等的就是她这句话。她知道丁雅立在人情世故上是敏感而聪明的人,善于感知,愿意了解,此刻果然言出即悔,“不不,我不该这么说——”
    她则立刻假嗔起来,指控丁雅立这么说简直“颠倒是非”,张牙舞爪,咋咋呼呼,一看就知道是闹着玩罢了。她不想让丁雅立一直抓着这件事不放,日日都说,更希望趁着夏天和丁雅立出去玩玩,也趁着这最后的时光——
    日本也许快不行了。很多准备都在做了,如果这时候把丁雅立卷进来,太危险了。
    “我的错我的错!别闹了,呀!我请你去锦江吃饭行不行?听说老板董竹君从东南亚回来了——也不知道是怎么逃的——回来就大大整顿了一番,应该恢复往日了,往日里——欸,你怎么了?”
    丁雅立这么一说,她才回过神来,“没,没什么。”
    “你这段日子早就不爱这样发呆了,这又是遇到了什么事?”丁雅立关心道。她摆摆手直说没事——事实上的确也没事,她只是太久没听到董竹君的名字,有点儿怀念故人。
    她佩服董竹君,多少也受过人家的帮助。只是素昧谋面,一下子去,不好说明白,却又想报答——
    “要不咱们去锦江茶室吧,为了支持董老板的生意,也为了支持女服务员们,也为了支持董老板支持女服务员们!”说着两人皆笑,约定改日。
    未几,佣人过来,给丁雅立送来一份新买的《国际知识》。她看见,笑道:“你现在也看这个了?”
    “怎么,在你看来我就是个看《新世纪》、《中国与东亚》、《中国文协月报》{70}的人?”
    “你知道我,我知道你!我至于吗?”
    丁雅立翻动手里的杂志,“我倒也想看大美晚报、字林西报,看不大懂不说,现在也没了。我总想知道点什么,不能落伍不是?”
    “可是现在也封禁不住,何时何地何人与何人谈判,那么大的事情,大家都知道。”
    “我也想读一读这些有分析的东西,听听别的人、和我完全不一样的人怎么说,不然身边不是汉奸官太太,就是一群遗老遗少,能看个上海报和你说几句《评儒林外史》哪儿对哪儿不对就不错了,怎么行?我不愿和世界脱节。”
    万小鹰一时心动,想说“你身边还有我”,可还来不及迟疑,丁雅立就指着一篇报道和她讨论起了战争与欧洲,说着说着甚至说起了一战,说起凡尔登。她对丁雅立说凡尔登几十万人在一场战役中死亡,说索姆河一场死的更多,一百多万,开战几分钟就死了几万人等等:丁雅立听完,沉默了一会儿才说:“老话讲人死如灯灭,现在看,战场上,人死就像下雪吧?雪花飘下来,很多很多的雪花。”
    她看着丁雅立合上杂志放在一旁,就像那里面写满了残酷的死亡一样,“我年轻的时候,还想着去欧洲看看,现在也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打成一片废墟了?”
    她想说不是,当然没有底气,想对丁雅立说我们一起,更没有底气,末了只好说了最没有价值的安慰的话,“来日方长,来日方长。”
    第二天两个人还是一道去了锦江茶室,还是聊天,还是愉快,还是享受,只是她自己一边聊天一边觉得,每次她总是希望时间变慢一点、再慢一点,然而好时光总是匆匆流去太短暂,等一会儿她从这里离开,就会像之前很多次那样立刻觉得失落。说不好这是快乐还是折磨,就像说不好现在汤玉玮作为她原先的联络人被边缘化之后,因为陈公博想要暗通重庆、她万小鹰又成了被拱上台前的人,这事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她觉得自己陷得太深了,日后就是想出来,也洗不干净了。除非换一个地方,换一张脸,换一个名字,彻底换一个人。
    可要是那样,她还是自己吗?
    “你怎么了?又在发呆?”又被丁雅立发现了。
    可要是那样,丁雅立还会认得出自己吗?
    作者有话说:
    {70}均为汪伪旗下为侵华辩解的报刊。
    第四十一章
    夏天还没有彻底过完的时候,战争结束了。
    汤玉玮一早去了片场。难得有不亲日的戏开拍,她和导演又是故友,应人家邀请,来帮忙拍些现场照片做宣传用,她很乐意,还主动提出一道写宣传稿,分文不取。结果前几天到了片场,导演高兴得不得了,拉着她到处与人介绍,末了才看见编剧,编剧说,人才难得,过几日我把你介绍给黎民伟好了。
    她说好,又问,黎民伟还没有回香港去吗?我听说他要回去。
    编剧愣了愣,道,也许吧,我还没听说,又摆摆手,不怕,他要是回香港了我就写信给他,来日你去香港找他时,他一定承情照顾你!
    她笑着谢谢人家好意。其实知道黎民伟要走,还是军统的消息。她人虽然已经被边缘化,听些小道消息的渠道还是有的。这么一问,也不过是一时顽皮,想试探一下这个编剧是说实话还是吹牛。现在看来说的还是实话。
    虽然没有这样做的必要,却还有这样做的心。
    关于终战,她提前从中美所那边得到了消息,心情早已平静。所以一开始她只是正常工作,等到半上午,广播已经播放结束,片场正在拍摄,突然那个编剧冒冒失失地冲进来,瞪着两眼,高喊着“日本投降了”。
    他喊着,在场的人都愣了,全部转过去看着他,连一向专注的导演都没有在看表演,连素来专业的演员都没有在继续表演,除了他的喊声现场什么声音都没有。
    汤玉玮不好表现出自己早就知道这件事,只是用视线向周围扫视。这是我们等待已久的事情啊,为什么大家都愣了呢?难道是因为时间太长了苦难太深了,一下子反应不过来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